8 月 4 日消息,在 GPU 技术飞速迭代、AI 硬件成为行业焦点的 2025 年,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 却依然将 2017 年发布的 AMD Radeon RX 580 作为主力桌面显卡。这款基于 Polaris 架构的显卡虽已接近 “十年高龄”,但凭借 Linux 领域成熟且强大的开源驱动支持,至今仍能稳定高效运行,而 Torvalds 的选择并非出于怀旧,而是源于对实用性、长期支持的考量,以及对不必要复杂性的排斥。
这一信息源自 Torvalds 在一次关于 AMD 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DSC)功能的 Bug 报告中的 “自曝”。该功能在 Linux 6.17 内核中曾引发黑屏问题,Torvalds 亲自定位并回退了导致问题的补丁,以保障内核开发的顺利推进。颇具戏剧性的是,DSC 技术恰恰是让他的 Radeon RX 580 能够轻松驱动现代 5K ASUS ProArt 显示器的关键,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开源驱动的巨大进步。
在给 Linux 内核邮件列表(LKML)的邮件中,Torvalds 写道:“还是那个老掉牙的 Radeon RX 580”,并暂时回退相关补丁以确保开发工作不受影响。
性能够用即可,契合开发需求
尽管 RX 580 在应对现代 3A 游戏或 AI 工作负载时已显吃力,但对于 Torvalds 的核心需求 —— 编译 Linux 内核而言,却完全够用。尤其是当它与 Torvalds 的 AMD Ryzen Threadripper 系统搭配时,性能表现稳定高效。Torvalds 几年前从英特尔平台切换到 Threadripper,目的是加快 Linux 内核构建速度,这一决策被证明十分明智。即便如今最新的 Threadripper 9970X 和 9980X 仍是开源开发者的顶级选择,Torvalds 的构建环境也未做大幅更新,进一步凸显了他 “性能够用即可” 的理念。
此外,Torvalds 的桌面主机仍全面采用 AMD 硬件,但在便携设备上已回归 Intel 平台,用于差旅和测试工作。
偏爱开源生态,AMD 成长期选择
许多人或许还记得 2012 年的一场问答环节:当时 Torvalds 曾公开对英伟达竖起中指,称其为 “我们曾经打交道的最糟糕的公司”。尽管英伟达近年来有所转变 —— 发布部分驱动源代码并改善对开源内核的支持,但 Torvalds 显然仍更青睐完全开放的硬件。AMD 多年来持续为上游社区贡献代码、维护开放的驱动堆栈,这使其长期受到 Torvalds 的青睐,成为他在桌面平台的首选。
Torvalds 的硬件选择不仅体现了他 “实用至上” 的技术哲学,也反映了开源生态对硬件支持的深远影响 —— 一款 “老旧” 的显卡,在成熟的开源驱动加持下,依然能满足顶级开发者的核心需求,这正是开源生态的魅力所在。